2018年1月4日下午两点,杨金海特聘教授聘任仪式暨高端学术讲堂第十四期在博纳楼五层第六会议室举行。中共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首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杨金海,学校党委书记冯培,人事处副处长麻艳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党总支书记王银江以及副院长李久林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及在校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冠军院长主持。
在杨金海特聘教授聘任仪式上,校党委冯培书记代表学校为杨金海教授颁发了聘书并发表重要讲话。冯书记指出,杨金海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对杨教授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冯书记在对我校目前的办学质量、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等做了详细介绍后指出,在人才方面,要站在优秀人才的肩上,给学生们多提供机会,此外,我们学校有着良好的就业氛围,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并且在视野和格局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普遍评价为好用。同时,职业实用性、学习能力和实用性也较强。


在聘任仪式上,王银江书记介绍了杨金海教授的基本情况及其学术成就。杨金海教授表示,他很高兴加入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也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领导对于他的信任,感到责任重大,同时,对于首经贸坚持开放办学的姿态,作为一名教师感到是一种荣誉。今后,他将积极为马院的科研、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刘冠军院长代表学院对杨金海教授加盟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杨金海教授是全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相信杨金海教授的加盟,将有力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希望全院师生多与杨金海教授进行交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类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面发展。



聘任仪式结束后,杨金海教授作了题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的学术报告。他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历史视野,未来意识为开篇引出了此次报告的主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话语体系、最大的哲学思想流派,对当今世界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大众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学术界对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面临的新任务非常艰巨,仍需努力。接着,杨教授主要从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情况以及相关理论问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状况、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状况以及如何评价和对待世界马克思主义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
在讲到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情况以及相关理论问题时,杨教授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接着,杨教授将广义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总体脉络划分为有四个大阶段: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阶段,即马恩在世时期;二是列宁主义阶段,即列宁在世阶段;三是传统社会主义阶段,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时期;四是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杨教授特别强调,从大趋势来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事业总体上是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说到狭义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总体分布,杨教授指出,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就分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两个板块。
在讲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状况时,杨教授将100多年世界资本主义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总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以伯恩施坦、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研究,并作了修正主义解释;第二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产生了以卢卡奇和葛兰西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强调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主导权,人道主义和知识分子的作用;第三阶段是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繁盛和繁荣时期,主要包括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第四阶段是八十年代至今,形成了一大批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涵盖了后现代主义学派,当今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社会主义理论等。
在谈到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状况时,杨教授把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列宁主义时期,即20世纪20年代,期间,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强调要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二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大发展时期,即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理论等;三是社会主义多样性探索和衰落时期,即二战结束到七、八十年代。主要有铁托的南斯卡夫自治社会主义,赫勒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沙夫的波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科西克的捷克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戈尔巴乔夫的苏联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等;四是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即反思和改革时期。杨教授指出,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在谈到如何评价和对待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时,杨教授就如何正确评价和对待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最后,杨教授认为,100多年来,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迅速,研究深入、影响巨大。但要最终胜利,尚需时日。杨教授告诫大家,我们正处于两种制度转化时代,要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报告结束后,刘冠军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与会师生一致表示杨教授报告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受益匪浅,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次报告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