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学刊》2015年第2辑,于2015年6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本辑主要设置了四个栏目: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其主题是“大思政教学观”工作体系研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其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历史经济解释研究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其主题是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相关理论的具体研究;四是“现实观察与理论研究”,其主题是通过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分析具体问题。
本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栏目,收录了包括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冠军教授的《“大思政教学观”工作体系的研究背景、问题成因与应对策略》、李丽娜教授的《关于建立诚信社会的路径思考》、王小莹教授的《高校法治教育改革之我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等在内的校内外高校教师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发表的共7篇文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栏目,收录了包括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文鸾教授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经济解释的三个维度》、刘宁元教授和王峻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实践中的发展》、何绍铭副教授的《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及其启示》等在内的校内外高校教师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发表的共10篇文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栏目,收录了包括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春风副教授的《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及理论意义》、王靖华副教授的《李光耀的媒体观》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李会杰的《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等在内的校内外高校教师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发表的共5篇文章。“现实观察与理论研究” 栏目,收录了包括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朝晖老师的《试析当前东亚安全形势对中国的挑战》、徐辉副教授的《心理健康含义和标准的再思考》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生徐曼的《新常态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在内的校内外高校教师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发表的共9篇文章。本辑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其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