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六点在诚明楼五层会议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第三届“学术报告月”系列活动第三期。刘宁元教授和成林萍副教授分别作了《纪念抗战中的女性》和《双翼齐飞,助力中国梦——谈谈民主和法治》的主题报告。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刘宁元教授首先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抗战中的女性》,以此引出报告的主题“妇女战地服务团”。报告开篇,刘教授引用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的一句话“我们为妇女的,既不能到前线去和敌人拼命,那么我们就应当在后方想办法去帮助那些保国为民的武士”,指出女性同胞在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日救亡时期,女性组团奔赴前线,深入战区,以文艺宣传、慰劳、救护等多种形式,为参战将士服务,这是当时女界最为直接的一种形式。1936年秋冬,以当时的影视红星陈波儿为代表组成的上海妇女儿童绥远慰问团,奔赴绥远抗战前线,慰问为百灵庙大捷建立功勋的抗敌将士。七・七事件爆发以后,各地妇女战地服务团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如:妇指会战时服务队、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著名作家丁玲为代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曾赴山西抗日前线演戏达113场。据她本人回忆,“天天行军、搭舞台、拆舞台、开会、讲话、演戏、唱歌……做着许多过去不曾做过的事,做着为兵服务的事。”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在女作家谢冰莹的带领下,从事了一系列种类繁多的文艺汇演。1939年,宋美龄在《从湖北前线归来》一文中,表彰了妇女战地服务团对抗日战争所做出的贡献:“她们在一年之内,于86个广大区域里,受她们知识训练的乡村妇女有11388人,受她们医药卫生方面服务的有37640人”。在报告的最后,刘教授说,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直到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14年岁月沧桑,多少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其间女性参军参战累万盈千,炮火连天,枪林弹雨,伤亡常在瞬间,所经历的苦难难以记述。后人尚可确认的先烈名姓,尚可记述的英雄事迹,只能是千万英烈之缩影,而更多的人与事却早已湮没在70年不可知的历史深处,无从查询。但是,她们为抗战做出的贡献,后辈世人将永远铭记。
成林萍副教授在报告开篇从历史周期律:“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谈起,回顾了中国的民主历程。引用毛泽东的“这条道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带领大家回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豆选法”,阐述我们党曾经对民主理论有过自己独特的贡献。在抗战时期,多少中外人士考察根据地,大多数人都认为根据地是中国最民主最清廉的地方,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分别访问重庆和延安后,指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报告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民主的问题。讲述到,民主的本义,在古希腊语中意为由人民统治,而其本质就在于主权在民。紧接着回顾了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阐明民主思想的由来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第二部分,明确指出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无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者都很注重民主的发展。第三部分,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坚持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推进民主的法治化、制度化。在法治层面,成林萍老师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当如何进一步实现我们的法治进程。落实到:一树立宪法权威,坚持以宪治国。二,党员干部要带头守法。三,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报告最后,成林萍老师再次强调,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夙愿。民主法治既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把“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大要素,并将其定位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意味着,我国法治进程即将迈上新的台阶,民主法治必将成为中国梦实现的强大助力。
在场的同学都被精彩绝伦的说理与鞭辟入里的分析所折服,受益匪浅。本次报告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