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七届“学术报告月”系列活动第八期 ——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

   2019年11月5日晚18:30,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博远楼四号报告厅举办第七届“学术报告月”系列活动第八期。此次主讲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春风老师,题目为“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在校研究生与统计学院等部分外院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杨老师在本次讲座中以最近一次领导人关于阶级斗争的谈话为例,引出了斗争这一主题。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整讲座围绕“斗争”二字进行解读。首先杨老师谈到了什么是“斗争精神”,“斗争精神”的诞生基础以及中西方关于斗争性的论述。其中最典型的论述有: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三个结论理论,即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只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毛泽东“差异即矛盾”思想,即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范畴;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就是哲学》关于辩证法的革命性的阐述。党在领导人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中,正是由于具备了这样的一种斗争精神,才能一次又一次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这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接下来杨老师阐释了“斗争精神”的应有之义,并以最近的香港问题为例。杨老师指出,在香港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拎得清:必须要解决好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解决好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争取中间力量。

         最后将“斗争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升华出“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紧扣本次讲座的主题,让我们收到了满满的干货,也同时对“斗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次报告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之主题党课的内容之一,研究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都参加了这次党课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