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我校学生参加的“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思政课正式开课

2017年03月15日下午,我校经过选拔产生的50名本科生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北京市“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思政课第一次讲座课程。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教授作为系列课程的主持人做开课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报告。
临出发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党总支书记王银江以及副院长李久林亲自到车场为同学们送行。刘冠军院长亲切叮嘱各位学员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同时,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展现经贸风采,学有所获,祝愿大家能有一个愉快的“经典之旅”。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为学生送行
 
 
       本次活动由校团委副书记孙明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厚羿带队,随行4名研究生助教负责团队管理工作。参与此次活动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共三百余名师生。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教授作为系列课程的主持人,首先致欢迎辞,并且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安排。
      
   
  熊晓琳教授致欢迎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作为主讲专家,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报告,王炳林教授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中三种精神调节力,即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及职业意识为切入点引出了讲座出题,紧接着说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三个重要方面:第一,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更加凝练、简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合全国人民之力提出。第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尤其文化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必须加紧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层面,首先必须坚定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其次,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有益营养。最后,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创造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价值理念。王炳林教授总结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的过程,不是朝夕之功,要持之以恒。两个半小时的课程,王炳林教授以理服人、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整个课堂学术氛围浓厚,同学们受益颇丰。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名家领读经典”活动的第一次课程圆满结束,同学们平安返回。
 

 王炳林教授做报告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