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文传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等联动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2018年7月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传学院在博纳楼第三会议室举行思政课实践和专业实习相结合推进交流会。文传学院副院长陆彦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久林、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指导教师杜晓、文传学院教学秘书张怡岚,以及来自文传学院的6名16级本科生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首先,文传学院副院长陆彦明就学院实践教学的有关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文传学院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思政课的实践对接,实际上是在实习基地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表现和写照。他强调,大家要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去感受国家发展的情况,今年是两个实习合在一起,希望大家高度重视。他还强调,专业实习是微观的,大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要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发展趋势,把在思政课上学到的理论和现实对接起来,从现实中去体会。他最后指出,文传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实践教学,希望大家把会议精神及时传递给其他同学,努力把专业实习与思政课实践做好。
接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久林针对学校关于本次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和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付出很多精力,带头起草和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见》。该文件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使专业实习和思政课实践相结合,同向同行。把大家集中起来,利用暑期小学期集中实践。通过实习基地这样一个平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与专业实践两个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类教育,最终构建多方联动、同向同行的大实践教学体系。他强调,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同学们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价值取向、国家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政课基本要求。他最后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和大学生,要具备两个特质:一是有远大理想;二是要脚踏实地。实现远大理想要靠脚踏实地,希望同学们认真实践。利用好一个实习基地平台,把两个任务完成好,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次实践活动的思政课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杜晓老师着重就同学们在实际中遇到的两个细节性问题作了交流分享。一是分组方面。杜老师指出,同一小组在不同的实践基地,而同一实践基地的同学确在不同小组,这对大家协同完成思政实践是否会有难度,值得斟酌。二是选题方向要和专业结合起来。杜老师表示,大家在选题时仅仅是把方向作为题目,应该结合专业实习进一步细化,既突出专业实践的特色,又突出思政课实践的特色。
最后,来自文传学院的6名同学分别就各自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关于组队、选题、论文和调查报告的相关规范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会领导和老师耐心、细致的一一作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