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李厚羿副教授的科研论文《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心理研究刍议》荣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并于5月28日受邀参加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表彰座谈会。大会在北京市委新大楼会议室召开,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发表重要讲话,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主持会议,大会宣读了对获奖成果的表彰决定。北京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208项成果获奖,我校共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李厚羿副教授的论文是其中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成果。
图中左一为李厚羿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批准下于1987年设立的奖项,至今已评选过十五届,它是首都社科界知名度最高、公信力最强的品牌奖项,具有很大的激励功能、导向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李厚羿副教授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教师,获得此项重大荣誉,填补了我院近年来在科研省部级奖励方面的空白,既充分体现了他本人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的理论功底和学识素养,也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院在推进学院科研工作、打造科研发展平台、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方面取得的成绩。
李厚羿2014年入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以中青年骨干考核优秀入选后备学科带头人,获得北京市“杨帆资助计划”,学校教学优秀效果奖,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之星、教学之星等称号。《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心理研究刍议》论文发表在马克思主义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是李厚羿国家社科基金《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心理相关前沿问题研究》(16CZX01)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分析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前沿研究领域中的阶级心理问题。作者认为马克思创造并发展了阶级心理理论,他将心理问题立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的界域之中,特别强调心理现象的社会现实性和实践生成性,从而构筑了从历史文化系统中理解社会心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提供了现实、开放、包容的研究方法。随着当代西方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阶级心理理论开始不断细化和丰富,但也存在着一些理解偏差,如强调阶级构成的复杂表现而弱化阶级心理的本质特性,曲解劳动异化的真实原因而遗忘工人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根本价值等,所以既要深入分析阶级心理发展新趋势,又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和研究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