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我校成功召开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贯彻中央、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12日下午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切实推动2018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使用。此次参会的有学校领导、校外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在职教职员工和研究生,以及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
 
 
 
校党委书记冯培教授致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学院院长刘冠军教授主持,校党委书记冯培教授首先致辞。冯培书记强调,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恰好今年刚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会议精神,是我校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本学期,新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强化新教材的融会贯通,推动教材体系融入教学体系。冯书记表示,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专业课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进步,作为思政课的老师更应该背负着国家的期望、学生的厚望,脚踏实地且形式多样地上好每一节思政课,要将党的纲领、国家的前进方向正确的传输到新一代大学生的头脑中,思政课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久林教授主持第一阶段主题报告会
 
 
北京大学仝华教授发言
 
此后,会议进入第一阶段主题报告,由学院副院长李久林教授主持,在这一阶段首先进行发言的是来自北京大学的仝华教授,仝华教授所发言的内容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新修订的重点及讲授建议。仝华教授在会议上讲到此次修订的重点:一是在“下编综述”中进一步论述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完善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表述;根据党章总纲,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表述;增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内涵及意义。二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以原第十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节内容为基础,形成新的“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三是遵循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保留原第十章第四、第五、第六节的部分内容,增写“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阐述十八大以来至2018年3月的历史。这是此次教材修订的重中之重。同时介绍了要认真读原著和搜集材料等讲授方法。
 

 
清华大学的肖贵清教授发言
 
随后来自清华大学的肖贵清教授作了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新修订的重点及讲授建议的发言。肖贵清教授首先介绍了《概论》教材的总体布局和分三大部分的概况。他讲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以“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思想与现实相结合、高雅与通俗相结合”为特色,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很难做到全面,要把握重点。要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根本目的、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专题,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引导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一定要杜绝一切更改课本本意的观点。
 

 
北京理工大学的崔建霞教授发言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崔建霞教授作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教材新修订的重点及讲授建议的发言,崔建霞教授对于新修订的内容作了着重汇报,重点讲述了经济全球化三个阶段的最新解读等内容,崔建霞教授讲到,本次教材的修订,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而进行的比较全面的修订。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修订幅度小于其他几门课程,但与本教材的历次修订相比仍是变动最大的一次。这是由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决定的,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所决定的,也是由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所决定的。她还逐章逐节介绍了教材的修订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英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主题报告会
  
   
  
中央财经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发言
   
此后会议进入第二阶段,由学院副院长李英教授主持,首先在第二阶段发言的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其所作的发言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修订的重点及讲授建议,冯教授讲到,此次修订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反映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是这次教材修订的核心任务。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将这一核心任务要求,具体转化为立足新时代、贯穿新思想、着眼新要求、运用新话语,并努力将之实实在在地体现到教材的修订之中。修订主要从立足新时代、贯穿新思想、着眼新要求、运用新话语几方面入手,同时冯教授也指出作为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该课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思索中探求真理,在体验和行动中感悟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河北经贸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建教授发言
 
来自于河北经贸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建教授作了题目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的发言,郭建教授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势在必行,且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和思想观念。随着身心的成熟, 社会实践的增多, 视野也日益开阔, 又因为接受了一定的教育, 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 因此人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我意识得到了全面的展示。这个时期的青年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了能概括对社会的认识,能评价生活的价值及提出确定的生活设想, 还能主动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 能认识和解决自己与社会的矛盾。因此, 无论是进入高等学府还是走上社会就业之路, 他们所学的专业及所担负的社会工作, 特别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 通过具体的经历和感受, 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日趋稳定和成熟, 而主体需要越强烈, 社会实践越深刻, 那大学生的人生观就越正确。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银江作总结发言
会议最后由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银江作总结发言。王银江书记表示,今天的会议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是前期参加教育部新教材使用培训和以暑假为主要时间段的备课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是已经开始的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助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而言,是学术的训练,也是政治意识的强化。希望与会师生认真汲取专家意见,不断学习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在内的最新理论成果,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完成好新时期思政课教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