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五届“学术报告月”系列活动第十期

10月26日晚上六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届“学术报告月”系列活动第十期在慎思楼111教室如期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林萍副教授为大家做了以《延安时期理论学习运动的考察》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学院16级和17级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经验和教训。本次学术报告我们将走近中国近代史——延安时期,领略毛泽东等革命伟人的丰功伟绩,探索那个时期带给我们的关于理论学习的经验和启示。成林萍老师开篇先向大家介绍了延安时期的定义,即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具体指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的成熟期、理论上的定型期、组织上的壮大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价值的时期。紧接着成老师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了延安时期理论学习运动的背景、内容及经验。首先,老师讲述了延安时期开展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与历史条件。必要性方面,老师从三个需要即统一思想的需要、理论升华的需要、党员教育的需要出发,论证了这一时期开展理论学习是十分需要且又必要的。同时老师又用主体完备、陕北根据地巩固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三个历史条件分析了当时进行理论学习具有充分的人才及形势条件。之后,老师又向大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中国的国情和现状以及军事理论等。最后,成老师向大家分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四点经验:第一,坚持独立自主,深入调查研究。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领导干部带头,自上而下的影响;第三,大力开展干部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第四,倡导“挤”和“钻”的“钉子精神”。这些经验和方法放在我们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依旧可用。
         时间的车轮不停地催促着人类向前,但总需要一些人回头望望,汲取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成老师带着大家回顾了延安时期理论学习运动的这段历史,其中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每个人深思。至此,本期学术报告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