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网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是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疫情发生后,学院积极配合学校关于延期开学的相关要求,及时落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安排的通知》精神,第一时间成立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让枯燥理论活起来,线上思政更精彩!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五门必修课和四门通识教育选修课,均从3月2日正式开课。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延期开学期间,我院开课的31位教师100%采用了网络教学。从第一天授课情况来看,26名开课教师使用中国大学MOOC、超星泛雅、雨课堂、微信群、QQ群、公共邮箱等网络平台,通过直播、录播、慕课、速课等方式,顺利实现了线上教学,在线指导了3200余名学生的远程学习,并通过线上答疑、师生互动、发布学习资料、课堂与课后作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老师们精心准备,学生们反响积极,整体效果良好。

 

二、主要特色

 

(一)依托金课建设,打造线上精品课程,为思政教学改革助力。

 

以我校党委书记冯培教授为课程负责人的教学团队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于2020年3月2日上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通,第一天,我校共有1048名学生参与了线上学习。从2019年5月起,该教学团队就启动了“金课”建设,分别于2019年11月和12月实现了在智慧树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线上运行。此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团队为了保障线上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先后召开了三次线上集体备课会,制定了线上教学计划和应急方案。大家放弃周末休息,反复测试系统,制作学生选课操作指南,保证了学生如期在平台上认证、选课。为确保后续线上教学秩序稳定,教学团队制定下发了《疫情期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线上学习的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电子版和教学大纲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有力地保障了线上教学效果。

 

(二)群策群力,开展集体备课,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采用直播、录播与“电子版教材+PPT+测试题+讨论互动+线上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授课老师实时与学生互动,课后,教研室及时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对课堂习题、课后思考等多种任务在不同专业班级的运用效果,对线上互动模式进行完善和调整;根据学生学习任务总体完成情况,思考如何强化线上学生学习管理;提出在后续线上教学中,如何使线上教学与疫情防控结束后的课堂教学顺利衔接等问题。

  

 

刘冠军教授、刘隽副教授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网络教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师主要利用超星泛雅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大家通过微信群集体备课,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调整更新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紧密联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突出体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时俱进的特色。比如,梁玉秋老师在开学第一课进行了“从抗疫之战看中国梦的实现”的专题讲授,联系党和国家抗疫的政策措施和效果,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理解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中国精神之不屈和中国力量之强大,从而坚定取得抗疫的信心和如期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崔玲副教授、周宇宏教授在线指导学生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通过录制速课在超星泛雅平台提供相关网络课件、问题解析等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通过设置问题、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精讲、网络讨论、知识自测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同一教学周实施错峰教学,实现合作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反馈,通过微信群、QQ群、公共邮箱安排在线指导和答疑,建立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的新型教学方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王峻、成萍副教授在线指导学生学习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未雨绸缪,疫情发生之初就开始酝酿如何通过网络形式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研室先后利用微信群,针对网上流行的各种不实言论,针对突发公共安全危机面前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针对线上教学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等内容开展了三次头脑风暴式的网络集体备课,大家各抒己见,为保证课堂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证明,收效良好。此外,充分利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联合录制推出“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的9堂大师课,拓展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王靖华副教授、党支部书记汪朝晖进行网络教学

  

学院组织全院师生在线参加了由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 “打赢疫情攻坚战”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学习活动。专家们深入浅出,用生动鲜活的现实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结合实际讲好道理和理论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为系统设计教育教学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

 

(三)不辱使命,精益求精,建设学生满意的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对于老师们也是个新鲜事物,需要从零学起。各教研室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多种平台与教学资源把本科网络教学组织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全院31名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在线技术培训,在网络教学大家庭群里提问请教,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反复测试,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学习摸索,竭尽全力保证教学过程不出差错。更值得称道的是,许多年龄大的老师也尝试进行直播、录播、速课,一字一键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案例等将课程建设得丰富多彩,多次反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学院为了推动网络教学工作,为年龄大、网络使用有困难的老师联系了专门的研究生助教,并积极协调师生对接。

 

研究生助教黄子鑫在进行SPOC《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运行管理工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王小莹教授在谈网络授课感受时讲道:“当前,这场疫情防控战役,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一次考验和洗礼。通过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制度之优越以及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之强大。”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李丽娜教授授课后谈到:疫情以猝不及防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网络授课虽然比课堂授课还要紧张,但孩子们的热情跟进和积极互动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与快乐,远比课堂教学更广泛和深入。对于教师而言,利用疫情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教师的责任。

  

李丽娜教授在线指导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

  

开学第一天,文化与传播学院19级传播学1班尹业荃同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线上学习后感慨地说:线上教学第一天,我透过屏幕,感受着网络上课满满新奇感。当直播间出现的是老师不是网红主播时,我惊觉这种奇妙的变化,于无形之中让我能放松的在屏幕前进行沉浸式的思考,并让思想充分的表达于指尖;课到精彩时,立马按下暂停键,拿出小本本点头记下,回味一番……这种放松灵活又高效的方式,cueber值得拥有。

 

文化与传播学院19级传播学1班尹业荃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网络教学,虽然没有明朗的教室,但有整洁的书桌;虽然没有成堆的课本,但有老师们精心整理的课件;虽然没有熟悉的同学,但有亲切的家人陪伴。大家撸起睡衣袖子加油干,疫情结束后,再相聚校园!

 

       

18级工商管理二班 马天帅、周舒苏在线学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18级商务智能班马玉冰、18级税务1班杨雨然正在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18级广告学2班陈雅萱、18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班刘梓辰在线学习《形势与政策》课

 

 

谷军教授的讨论课和网络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