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院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28日晚六点在诚明楼五层会议室举行第三届 “学术报告月”系列活动第一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教授、副院长李久林教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刘冠军教授和李久林教授分别作了《科学问题的辨别及其意义》和《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的主题报告。
刘冠军院长首先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所做报告的主题,尤其着重介绍了一个好的科研选题应体现的内容,这部分对于研二即将论文开题的同学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紧接着刘院长向同学们详细讲解本次报告的三个部分:科学问题的界定-科学问题辨别的根据、科学问题辨别的程序与方法和科学问题辨别的意义。刘院长首先明确了“界定”和“定义”的不同,随后列出了五组问题,供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是否属于科学问题,之后引入了对科学问题进行界定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问题的归属性,将问题划分为“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和“非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第二步是根据问题应答域的真实性,将出现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划分为“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第三步是根据科研人员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的程度,将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真实问题,划分为“能解、待解的问题”和“无知问题”。然后,刘院长提出辨别科学问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根据科学问题的界定,也归结为三个步骤。在搜集问题,确定辨别对象之后,将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真实的能解、待解的问题,纳入选题的范围。刘院长在最后指出,科学问题辨别的意义,简言之在于,有助于科学人员少走弯路,让科学研究工作更富有成效,在相同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成果;具有表现在有助于科研人员做到四个“避免”:避免研究那些非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避免研究那些科学研究领域中毫无意义的虚假问题,避免重复前人或他人的已经解答了的问题,避免选择那些在当时主、客观条件下无法解决的无知问题。
李久林副院长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的报告中首先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可能我们很早就学习过,但是要将这意义说清楚说明白还是很有难度的。在李老师的报告中,他将这一主题分为三点来阐述,第一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中国近百年的对外战争中,只有1931-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有明确的侵略者伤亡数据。1840年以来,签订的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带来了十分惨痛的伤害。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民族士气。第二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李老师简要回顾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历史,在这14年间,据统计,在中国战场歼灭日军约154万,日军投降约128万,共计约282万。这一数字远超过美国军队、英国军队和苏联红军共歼灭的日军数量总和。第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最后李老师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整整70年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与更加辉煌的未来与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是密不可分的。
本次报告会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