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至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西国贸大酒店召开了学科建设暨“中国梦”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孙善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邸燕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党总支书记李丽娜、副院长李久林以及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研讨会。刘冠军主持会议。
孙善学讲话。他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重视理论教育,加强理论研究,为学校“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作坚强的理论支持。孙善学强调,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根本,要统一思想、发挥优势,从学科定位和学科规范、学科人才培养功能、学科建设与学术创新、学科科研与社会服务以及学科建设突出保障等五个方面作了整体部署,从而使我院学科建设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明确、技术路线更加深入可行。最后,他希望教师们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没有研究就不能发现问题,不能发现问题就无法进行改革,进而无法提升和完善。
刘冠军讲话。他指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视域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其建设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规律。针对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还是信仰的问题争鸣,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高度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他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后,他提出将当前“中国梦”热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建构“中国梦”理论体系,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职责所在;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搜集整理、研究分析中国近现代以来追梦人的事迹特别是当代中国的追梦人的事迹,教育当代的大学生,也教育我们自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神圣职责!因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具有“一身二任”、“一岗双能”的职责。
李丽娜传达了学校关于教工委宣教处“我的梦•中国梦”主题宣传活动的安排,并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宣讲工作中应担当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理论阐释方面,要充分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思路,在宣讲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她指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中国梦是结合时代特征和人民的心理需求提出的,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是适时的、科学的。同时她还指出中国梦要平衡中国长远发展目标和现实发展目标的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做到和平、合作、共赢。
李久林从梦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意义等四个方面科学系统的解读了中国梦。他强调了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并谈到,“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几代人的信仰,“中国梦”不是个人梦,不是个性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
邸燕如在讲话中谈到,学校高度重视“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并向大家通报了学校对“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布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宣教活动中的具体任务。
各教研室的教师们畅所欲言,对中国梦进行了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何绍铭强调,实现中国梦要强化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以蚁族现象和北大屠夫的故事,引出政府应该树立问题意识,要为青年人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优化社会环境。他还谈到,要完成两个百年任务,要把中国梦由梦想变成现实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学院工会主席周宇宏为大家解读了中国梦的四个特征。她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就要达到国家要富强、社会要和谐、社会要文明、人要全面发展。周宇宏还从我国GDP和人均GDP的具体数字,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可能性;从恩格尔系数呈现的反复性,强调实现中国梦的艰巨性。谷军从中国梦的内涵出发,用一系列具体的指标阐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表现形式,指出了我国目前处于阶段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梁玉秋从中国梦提出的原因、梦之源和梦之根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提出中国梦的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中国梦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张晓萍认为,中国梦的三个内涵与处级阶段三步走目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一致,要强调中国梦,要有中国特色,要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白习凤认为,中国梦比较宏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让中国梦接地气,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周迈认为,中国梦首先是人民梦,要实现中国梦就要为人民造福,为人民谋利,让人民获得幸福;中国梦是中国的梦,而不是欧洲梦和美国梦,要结合中国实际,落脚到中国现实;中国梦落实到教师个人层面就是教师梦,就是要提高教师地位,推进教育制度化和学术自由化。杨春风从犹太人复国运动谈起,提出民族信仰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并对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倾斜问题表达自己的担忧,指出要坚定青年人的政治理想和信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匡长福首先阐释了当前国外各种声音对中国梦的十大误解,然后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开拓中国梦的前景以及中国梦如何融入课堂等三个当面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以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角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大浪淘沙中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王文鸾从中国的梦、中国人的梦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两个阶段的阶段任务等三个方面对中国梦进行解读,提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要把权利关进笼子里,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公正、和谐。刘宁元从自己的梦出发,结合易中天和龙应台对中国梦的解读以及自己研究妇女解放运动的感想,谈到实现中国梦必须重视文明建设,重视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王峻以纳粹集中营难民求生故事为例,指出中国梦的实现既要靠国家、靠政府努力,同时也需要个人奋斗,要尊重个体尊重生命。成林萍结合自己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感受出发,联想到从1840年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探求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历程实际上就是追梦行动,而且至今为止从未停止。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王小莹提出,不同的梦需要不同的圆梦路径,着重强调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同时,她还指出中国梦为教师教学和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深入宣传中国梦的内涵和要求,着重强调中国梦实现路径,科学界定中国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王瑞昌认为,中国梦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意就是突出强调了要实现人民幸福,并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强调要重视个人利益,要把实现中国梦落脚到人民幸福方面来,同时又要关注裸官腐败、社会信仰多元化以及道德重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王颖谈到,中国梦备受世界关注,实现中国梦要脚踏实地、实干兴邦。落脚到个人,就要思考教育梦,要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要以德育人,实现育人梦;对于学生要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实现成才梦。她还强调要实现中国梦首先需要国家繁荣富强,只要这样才能实现人民幸福。黄芩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人民幸福,就要重视人的精神追求,要把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结合起来,实现人的真正幸福。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教师苏世兰从心理学科角度出发,谈到实现中国梦要从小我开始,每个人都要为民族为国家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每个人点点滴滴善意的梦,就能构筑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