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研讨会


 
 
622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研讨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沙健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北京社科联副书记崔新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潜涛教授。我校党委书记柯文进、党委副书记孙善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邸燕如、学生处处长马力出席会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党总支书记李丽娜教授、副院长李久林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冠军主持。
 
 
校党委书记柯文进出席会议

         
沙健孙教授发言
 
沙健孙做了题为“党的十八大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修订”的发言。他谈到,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核心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要是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实际,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90-多年的艰辛奋斗开辟的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沙健孙详细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新增内容是如何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要把握好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要把握好两个30年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的关系。他还介绍了教材开篇、上、中、下篇的修订情况。
    
 
王炳林教授发言
 
王炳林做了题为“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修订的发言。他介绍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的修订情况。他谈到,经过教材编委会研讨,教材去掉了重复的内容,进行了精炼,由过去的十五章变成了十二章。预计明年出版。王炳林指出,在新教材的授课中一方面要讲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另一方面,重点是要树立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领导。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对于如何讲好,他认为要同国际对比,同历史对比,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些问题的争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它是思想教育,是价值认同的探讨,认同价值取向,认同价值观。
  
 
崔新建教授发言
  
崔新建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性问题的发言。他谈到,目前,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性、学理性还很薄弱。教师要有学术视野和人格魅力,要将特定的文化氛围、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很好的融合起来。总之,要将政治性、学术性、人格性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他还谈了对学科合法性的看法。指出,要重视核心概念与内在逻辑的关系。学术研究中不能一味的引用文献,要多思考如何从基础性的原理来阐述问题。
 
  
王树荫教授发言
   
王树荫做了题为“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发言。他阐述了学科与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三方面的关系问题。他谈到,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熟练掌握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等,从原理与经典、理论与方法、古今中外等不同层面、多个角度促进课程建设。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中重点问题的研究,一个一个突破,增强理论的深度和厚度。他还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专题课,老师们在一个或几个专题上有所突破,好出科研成果;以后开专题会,使讨论和交流能够深入与深化。
    

吴潜涛教授发言 
   
吴潜涛做了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言。他阐述了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地位。二是十八大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新的发展;三是当前重点关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间的关系。他谈到,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地位。从学科建设来讲,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紧密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直接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理论课的设计应该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他还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的修订情况。
   
 
校党委副书记孙善学做总结
 
最后,孙善学做总结。他谈到,此次会议既是教学研讨会,也是教师的培训会,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非常有帮助。各位专家发言精彩、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要把握好政治方向,要多下功夫,要真学、真信、真讲。同时,要发挥团队作用。从学院层面讲要加强教学规划、学科规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