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晚上,“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思政课、首经贸学员在班主任李厚羿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参加了该活动的第四次讲座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翀教授做了以《宏观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改革》为题的主题报告。
首先,李教授分别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情况、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我国经济现阶段的特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选择五个方面展开了此次讲座。其中,前三个方面主要是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情况的分析,然后,通过对我国经济现阶段特征的分析引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和现状,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选择的缘由。针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情况,李教授从可持续的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其原因也从市场经济的改革、我国劳动力资源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时期提供的机遇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其次,李教授认为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由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所以,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第二,我国产值的增长在需求结构上过于依赖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长,相应的,我国的消费需求却没有应有的增长;第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刘易斯拐点”和“中等收入陷阱”两个方面。对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前景,李教授认为主要取决于政府和市场能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我国的经济方式能不能转变。最后,针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选择,李教授着重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五个方面,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李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现状处于不景气状态,我国还需要需求侧的政策来避免经济过大幅度的收缩,因此,2017年我国政府任然要增加政府支出以建造基础设施。
经过2个半小时的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使同学们都收益颇丰。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问题,在最后的答疑环节中,来自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同学对于自己存在的疑惑积极的进行了提问,李教授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在热烈的掌声中,“名家领读经典”北京师范大学的第四次课程圆满结束,同学们驱车安全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