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孙善学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副院长李久林参加了调研。
刘冠军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入职的两位博士教师在第一年担任专职辅导员,与学校新下发文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印发新聘教师本科课堂教学准入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首经贸政发[2014]4号)关于新聘教师的任课资格基本条件、助课期间工作量要求、任课资格考核及考核管理等规定有冲突或不一致的情况,以及担心和顾虑的事情进行了汇报。李久林对此作了补充。同时,刘冠军还汇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规划(2014-2018)》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规模、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相关情况。
孙善学书记对此不一致的问题以及学院的担心和顾虑给予了明确的答复和指导。孙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聘教师在入职第一年担任专职辅导员工作,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双向介入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新聘教师多方面发展也是一件很有利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可以不完全执行学校的文件而采取一些特别的举措。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与入职第一年担任专职辅导员的新聘教师商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要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把措施做得更具体一些,马克思主义学院完全没必要有担心和顾虑。关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的制定,孙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央直管的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妥善做好规划草案,对于未来四年学院教师队伍培养规划以及学院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和论证,把上级的要求和我们的实际结合起来,把措施做得更细致一些。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规模偏小、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孙书记指出,学校鼓励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人才引进规划,把好教师队伍进人关口,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孙善学书记还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交流。孙善学指出,教育的中心是育人,育人要讲究方法,讲究渠道,讲究载体。目标决定了方法。我们现在的育人主要在课堂,需要进一步拓宽育人的渠道和载体。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可以组织部分勇于尝试的教师,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讨和实践。现在的课程体系一定要适应时代变化和育人需要进行变革。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创造一套新的教学管理办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围绕任务的完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